五月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大家最近复习的怎么样啦?复习之余也要将阅读论文提上日程了哟。要知道,论文是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拓展答题语料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
铛铛🔔~24新德益新传考研论文带读板块正式启动啦!!!(撒花🌸🌸)
🔍一个问题:论文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是了解学术前沿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这是考研真题的出题灵感库和答题语料库
🔹这是考纲外的另一本“隐形的参考书”
🔹这是为读研打下基础的重要一步
今天,就来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学会找优质论文和高效阅读论文。
📌 内容纲要
✅为什么要看论文?有什么作用?
✅读什么论文?从哪里选择?
✅怎么看论文?
继续
往下看
往下看
往下看
壹
为什么要看论文?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说的论文是什么,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业文章,主要是硕博士的学位论文和核心期刊上登载的文章。普通的期刊论文,由于发文者水平不如核心期刊,就不再作推荐。
部分期刊信息
新闻传播方面的刊物很多,看熟了自然也就记得住它们的名字。只需要定期去刷一下知网,看看有没有更新就好。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讲,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阅读论文的好处,那就是拓展知识面。而对于一个新传考研人而言,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还有其他的好处。因此,概括的说,看论文有这几个意义:
1
关注新问题和新现象,拓展前沿新知
新传考研必学热点,但因为时效性,很多热点事件与话题都不会被写入参考书。而论文是一直更新着的,许多新近发生的事件会作为案例被分析,许多学术界的最新成果也是通过论文发表出来的。并且,这些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发生的现象被老师们关注和研究,也是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在考卷中的。
2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积攒案例
大家如果已经完整的读完了一本传播学理论的教材,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没有展开讲,而只是把基本脉络为我们做了总结梳理。那么,这些知识点怎么运用呢?怎么结合实际的案例呢?比如“知识沟”在今天还会继续拉大吗?到底“舆论引导”和“议程设置”的实质性差异在何处?如果不将这些理论知识置于现实语境中进行分析,其实是很难理解透彻的。而阅读论文,就会帮助我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积攒相关的案例。下面这张截图是我在知网键入“淄博烧烤”得到的,相关的文章就有很多。
3
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专业写作
许许多多的跨专业考生和新传考研小白在刚接触新闻传播学的时候,都担心自己不会“专业写作”,不会写文章。其实读论文是可以帮我们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读论文的小伙伴会发现,这类文章总是有差不多的“套路”,比如它们总是会有大大小小很多的标题,会先有一个综述,再展开分析,最后还有一个结论。这其实就是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和我们考试答题是一样的。确切的讲,应该是我们考试答题要贴近于写论文的思维方式。读得多,就可以慢慢模仿起来。
好啦,道理讲完了,是希望大家对论文引起重视。早看晚看,早晚都要看。考研的时候就开始看论文,不仅利于自己冲高分,而且还能为读研的时候提前做些准备。
贰
读什么论文,从哪里选择?
一句话概括:读优质的新闻传播类的论文。如果你是自己选文章,可以这样:
🔸简单粗暴法:批量处理,按“名刊+名校+名师”来选
🔸问题结合法:针对选择,遇到一个问题时,就搜关键词
🔸针对专业:除了几份大核心期刊,还有广告类、出版类、广电类、写作类
建议前面大半段时间都以综合性的阅读为主,不要只局限于几个老师的文章,应该广涉猎,围绕知识而进行,后面小半段再把导师的论文集结起来阅读。
一、论文来源:中国知网
知网(http://www.cnki.net/),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
虽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数据库,但不得不说知网才是最香的。所以这里我就只说知网的小攻略!
步骤很简单,你得先找到知网,打开它,再想办法登录它。如果是通过校园网络进入知网,是最爽的,因为可以直接下载。如果在校外,就请大家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吧!因为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看新传的论文,你就可以直接去找期刊。如图所示:
在主页上可以找到“期刊”的入口,进入后,再找到“期刊导航”。按下图所示,去找新闻与传媒类的期刊。
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美妙的新世界~
二、论文选择:核心期刊
看到上图中的期刊了吗?再看到图片中右上角,可以选择排序模式,可以就用默认排序,也可以按影响因子等方式,让重要的核心的刊物排在前面。依次往后读。注意哦,除了图中所示的这些,还有《编辑之友》《中国出版》《编辑学报》以及广告学、广播电视学、跨文化传播、大数据等更加细分领域的刊物。
如果你找不到排序,也可以直接搜索“新闻”、“传播”、“传媒”、“编辑”、“出版”、“广告”、“电视”、“广播”、“新媒体”、“媒体”等等关键词,也可以发现很多期刊。
另外,现在很多期刊杂志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了,不仅能够抢先看期刊目录,还能免费阅读主办方推送的优质论文,甚至还会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相关内容推荐,也能省去自行查找论文的时间。
叁
怎么高效看论文?
先说明一下,本文所指的看论文的方式,主要针对新传考研人,而不是所有人。我们考研的小伙伴现阶段读论文的目的,是很强的:拓展、模仿、考高分。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看报考导师的,只看报考学校导师的
——阅读量不够,可能导致你的视野狭窄,而且也会错过很多好文章。建议以核心期刊为导向进行阅读,中后期再批量阅读目标院校导师的文章。
💥误区二:下载多少看多少
——这是典型的只看量而不看质。认真读懂一篇文章,比潦草阅读十篇文章更有用。大家报考的学校有差别,真题难度也不同,所以阅读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只关注自己读了多少,而要关注读懂了多少。
💥误区三:“阅后即焚”
——目的不明,效率低下。有的小伙伴下载一大堆论文在电脑里,就觉得自己读了,似乎这些知识都是自己的了。有的小伙伴偶尔拿出来翻一翻,也觉得都是自己的了。然而并没有。所以,阅读的时候一定还是要多多动笔,记一记笔记,不要只是用眼睛看,更要用脑思考和用手写。
💥误区四:花太多时间去读,抠字眼,大量摘抄
——主次不分,耽误复习。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小伙伴,有的会勾画一个词语或一小句话来问我是什么意思。一方面,我不知道它上下文是怎样的,无法解答此类问题;另一方面,在细节上纠结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一篇文章读两个小时,那就是方法问题。目前来讲,十几二十分钟看完就OK,后文会说到阅读方法。
💥误区五:只看所谓的前沿热点,或别人已经整理过的东西
——依赖性太强,思维打不开。很明显,论文不是全都讨论热点的,所以不要只看那种所谓的热点,否则视野依旧打不开。同时,也不要太过于依赖“论文笔记”“论文摘录”“整理版论文”这类东西,因为阅读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那一点笔记。
接下来,我用两篇论文来演示一下阅读方法🔽。
例一:脉络很清晰的文章怎么读?
文章: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六大新趋势 作者:郭全中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 来源:《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2期有许多论文,其实大家打开的第一眼就会觉得很舒服,结构脉络十分清晰。对于这种文章,我们就“搜索式阅读”,直接在电脑上完成就可以了。
1、读标题:学会找主题,并将相关考点或知识点归类,方便后期做笔记合集。比如这一篇论文,主题是互联网发展趋势,是不是就应该放在网络与新媒体这个部分呢?
2、读摘要:这是一篇论文的分析背景和中心思想,是超级浓缩之后的内容。
3、读关键词:可以大概看一看,有时候会遇到硬核考点,可以带着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
4、读正文:先熟悉框架,再搜索式的去抓取关键词。
不要忽视摘要,有时候摘要里就能发现宝藏哦。接下来我用图片和标注的方式,来个简单的示范。
对于脉络已经十分清晰的论文,我们花掉的时间其实不多的。阅读的时候,以看懂文章的主旨为目标,而不是要在这篇文章上做多么精致的笔记。如果是纸质阅读,或者是用带有编辑功能的阅读软件,可以一边看一边画画写写。再或者,使用笔记本来做要点总结,这种笔记不宜太复杂,不建议大面积誊抄。可以这样做,把关键要点串联起来:
你看,郭全中老师的那篇文章其实很长,但最后整理出来的要点并不会太多。如果你可以用自己的话大概的解释一下这个笔记,那就是读懂了。文章中的数据和案例,可以不背,有个印象就好了。简写的笔记可以用便签纸贴在课本、宝典的相应位置。以后背书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它也背了。
例二:看上去就很难的文章怎么读?
文章: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 作者:彭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 来源:《现代传播》2017年01期有没有觉得读大佬论文的时候头很大呢?这大概就是普通学生和学者之间的差距吧。但是不要害怕,只要你认真仔细,还是能从论文里汲取到不少精华哦。下面依然用图文来做介绍。
像彭兰老师这篇论文,信息量很大,读的时候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来打打草稿,翻译每一部分的逻辑,这有利于对原文的整体结构有更好的理解。比如这样:
一边写写画画,一边往前继续读。
建议大家在读这种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时,可以多做做笔记。粗略看完第一遍之后,相信你也在文中有了一些标记,第二遍回过头去翻看一下这些要点,你可以这样做:
一、把好的句子摘抄到自己笔记的相应位置
例如:(二)机器入侵时代人的价值1.未来的专业媒体和媒体人的生存空间,取决于对媒体职责与专业价值的认定与坚守2.媒体不仅要帮助人们了解生存环境状态,还需要帮助人们理解这些状态意味着什么3.媒体也承担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它需要推动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4.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的实现,更需要专业媒体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二、什么是相应位置?就是联系最紧密的理论点
例如:媒介研究部分——信息终端、人工智能、互联网
新德益小tips:
····
····
····
关于阅读方法的小结:可以贪多求快
因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阅读论文也如此,重在积累,不要问这个抄不抄那个背不背。如果你都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是最好的。虽然现在读论文的目的很强很功利,但确实能帮助我们慢慢习惯这样的方式去拓展知识面,以及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办法总比困难多,答案总比问题多。只要你愿意去尝试和执行,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篇文章只是用图文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关于新传考研中的论文使用方式,也许还不够详细和具体,如果大家还有疑问,可以留言,我们会解答。
对了永久看一二三四线,24新传考研论文带读的第一弹也会在下一期的推文中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哟~
知网笔记文章期刊论文发布于:四川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