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已经可以作为不少院校硕士毕业的条件他的手开始不安分的滑动,对于尚未接受系统科研训练的本科生来说确实是一定的难度。
但是SCI相对于南核北核等国内核心而言,对本科生是更加友好的。南核北核,如果没有导师作为通讯+一作进行投稿,发表成功概率几乎为0。而SCI,更加看重论文质量而非作者资质,本科生是有机会作为一作甚至独作的。
为什么人人都想发表SCI?
与SCI发表的高难度相对应的是其所带来的巨大增益,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保研可以加分
不少院校在确定推免资格时会有相应的加分政策,其中科研能力水平与科研成果在其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有SCI论文的发表经历,能弥补自身在成绩排名中的不足之处,有望在已有排名的基础上往前冲几名!还有部分院校会放宽对SCI er的成绩排名要求。SCI的发表对于大家获取保研资格来说是一大利好。
注:不同院校保研政策有所不同,详情请咨询学院辅导员
2、增加入营机会
在保研夏令营招生过程中,院校更青睐于论文选手。有些院校的招生通知明确说明需要参营论文的。如想参加北大汇丰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经济金融论坛就需要准备好参营论文,这让许多成绩靠后的科研大佬有了入营的机会。
(北大汇丰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经济金融论坛通知[3])
我们过去辅导的双非、211逆袭清北复交的同学,多有SCI等核心发表经历,核心发表是普通院校冲击名校的法宝。
核心发表学员去向
学员本科院校升学院校C同学华南某双非清华大学L同学北京某双非清华大学H同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L同学华南某双非北京大学Y同学西南某双非复旦大学S同学华南某双非复旦大学Z同学华东某双非复旦大学C同学山东某双非上海交通大学Q同学华东某双非中国科学院
3、面试逆风翻盘
高质量论文发表的经历除了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机会,还能在各种面试中给面试官留下很好的印象,拿到不错的面试分数。
对于保研/考研的同学来说,本科发表论文的经历能向导师展示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
前段时间,这样一则新闻冲上热搜。一名考研生以331分的初试成绩成功逆袭,拿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唯一的录取名额,而与之竞争的是一位初试成绩390分的高分选手。
(图源微博)
而这位成功逆袭的寒门学子陈鑫,正是手握SCI论文一作的科研大佬。根据公开信息,其在本科期间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6.58的英文SCI。丰富的科研经历与优秀的科研成果让他在面试中拿到90.86的高分,成功逆袭。
可以说,陈鑫成功逆袭的例子绝不是个例,还有很多因发表SCI论文而上岸名校的同学。
什么专业可以发表SCI?
有不少同学会认为,发表SCI是理工科大佬的事情,经管发不了SCI。但其实,大部分学科都可以和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相结合,发表SCI~
计算机算法+金融:如应用LSTM、GRU、TCN等算法模型对股票价格、金融资产价格进行预测;
计算机算法+经济、公共管理:如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经济策略、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精准分析;
计算机算法+企业管理:将大数据、机器学习和运筹优化结合,解决企业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算法+能源环境:运用计算机算法对能源价格预测他的手开始不安分的滑动,对环境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同学算法陈鑫论文院校发布于:安徽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